机构以太坊巨鲸的持有量在 2024 和 2025 年大幅上升,主要受 ETF 批准、公司资金配置以及质押收益吸引。以太坊已经不再只是散户主导的资产,它正成为机构资本配置的核心选择,甚至可以与比特币竞争。
哪些机构现在持有最多的以太坊?
机构如今控制了以太坊供应的相当一部分。Coinbase 和 Binance 等中心化交易所依然托管着数十亿的 ETH,同时通过现货 ETF 和公司资金库的直接持有也在加速。
Coinbase 持有接近 690 万枚 ETH。
Binance 管理超过 450 万枚 ETH。
Kraken 和 Gemini 也位列主要交易所持有方。
但真正的变化来自 ETF 发行方,例如 BlackRock、Grayscale 和 Fidelity。仅 BlackRock 的 Ethereum Trust(ETHA)就持有超过 104 亿美元的 ETH,吸引了近期大部分的加密 ETF 资金流入。
以太坊 ETF 在巨鲸积累中扮演什么角色?
现货以太坊 ETF 已成为机构进入的主要通道。自 2024 年 5 月美国批准以来,ETH ETF 资产迅速增长,截至 2025 年 7 月已超过 190 亿美元。BlackRock 的 ETHA 是全球增长最快的 ETH 基金,占据每周资金流入的 84% 以上。
这些 ETF 必须用真实的 ETH 支撑份额,因此会进行大规模买入。这种需求实际上把大量以太坊锁进冷钱包,减少了市场流动性,并强化了 ETH 稀缺的叙事。
哪些公司在购买 ETH 作为资金储备?
一批上市公司正在像持有现金一样持有 ETH:
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 (BMNR):拥有 62.5 万枚 ETH,目标是掌握总供应的 5%。
SharpLink (SBET):在一周内购买了超过 2.9 亿美元的 ETH。
Bit Digital (BTBT)、BTCS Inc. 和 GameSquare 也宣布以太坊为核心资金资产。
这种企业转向意味着对 ETH 的长期承诺,尤其是结合质押后,它被视为既能增值又能带来收益的资产。
为什么机构现在更偏向 ETH 而不是 BTC?
驱动这一转变的原因包括:
质押收益:ETH 的原生收益对追求被动收入的资金库极具吸引力。
监管明确:美国 SEC 在 2024 年将 ETH 定义为商品,消除了重大障碍。
DeFi 生态发展:以太坊承载着数千个去中心化应用,使其成为押注整个 Web3 基础设施的选择。
华尔街背书:BlackRock 的 Larry Fink 等人物公开支持以太坊作为资产代币化的基础。
机构巨鲸持有 ETH 面临哪些风险?
尽管质押奖励诱人,但机构仍需面对风险,包括智能合约漏洞、验证者惩罚以及流动性限制。一些公司担心提取排队或协议层面的潜在风险,但这些担忧尚未阻止资金持续流入。
结论
机构巨鲸的 ETH 持有量正在重塑以太坊市场。ETF、企业资金库和托管平台成为关键力量,锁定了大量 ETH。凭借质押收益、监管清晰度和不断增长的生态价值,以太坊已经不只是“科技投资”,它正成为核心机构资产。随着更多公司跟随这些早期巨鲸,这一趋势有望持续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