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加密货币的“野生”赛道中,MON链(Moonriver、Moonbeam等波卡平行链)凭借低Gas费、EVM兼容性和波卡生态赋能,成为土狗币(高风险、高波动性的新兴代币)的“温床”,这些币种通常由社区驱动、市值极低,单日涨幅可能高达数百倍,但也伴随着归零风险,以下梳理MON链上较具代表性的土狗币类型及案例,供投资者参考。
Meme文化驱动的“梗币”
Meme币是MON链土狗币的“主力军”,依托网络热点或社区玩梗情绪快速拉升,例如$SHIB(虽起源于以太坊,但在MON链上有多副本或衍生品)、$DOGELON(结合“狗狗币”与“火星移民”叙事)、$PEPE(2023年爆红的青蛙Meme币,MON链上曾出现多个分叉版本),这类币种缺乏实际应用场景,价格完全依赖社区情绪和KOL炒作,适合短线投机者“快进快出”。

新公链生态的“早期试验品”
随着MON链生态项目增多,部分新公链或DApp的代币会在MON链上先行测试或发行,形成“土狗”属性,例如某去中心化交易所(DEX)的新治理代币、Layer2扩容方案的测试代币,或小GameFi项目的游戏内资产,这类币种若生态发展不及预期,可能迅速归零;若项目后续获得主流资金青睐,也可能出现百倍涨幅。
“土狗交易所”上币标的
MON链上的DEX(如Solarbeam、MoonSwap)流动性较低,易被“土狗团队”利用:项目方通过低手续费上币、拉高市值后跑路(“Rug Pull”),例如2023年某“土狗交易所”上线的$XXX代币,上线24小时内涨幅达500%,随后团队抛售代币,价格归零至0.0000001美元,这类币种需警惕团队背景透明度、智能合约漏洞等问题。
社区分叉或“复刻币”
部分热门项目(如Uniswap、SushiSwap)在MON链上的分叉版本,或社区为蹭热点推出的“复刻币”,也常被归类为土狗,例如某“山寨Sushi”代币,初期打着“高APY”吸引流动性,实则通过预埋恶意合约抽取用户资金。
投资警示:土狗币是“刀口舔蜜”的游戏
MON链土狗币的高收益背后是极致风险:90%以上的土狗币会在6个月内归零,且易受“大户砸盘”“交易所下架”等冲击,若参与,需严格做到:
- 轻仓试水:投入不超过总资产5%的资金;
- 远离“无白皮书、无团队、无代码”三无项目;
- 优先选择有锁仓机制、社区活跃的代币,降低Rug Pull风险。
MON链土狗币是加密货币“高风险-高回报”的缩影,普通投资者需敬畏市场,切勿盲目追涨。

